轉錄:王文華 <<史丹佛的十二堂課>> http://dorm.nsysu.edu.tw/~b922040014/stanford.pdf
這讓我第一次為自己做選擇,並且為我的選擇付出代價。回想起來:我在台灣讀書時,從小到大,
很少需要選擇,更少需要負責。從小學到大學,從預官到留學,都有名校,都有第一志願。我只
要遵循那條路,大概不會出錯。
所以到了史丹佛,我以同樣的心態,跟別人搶第一志願。於是我用去了銀色子彈,爭取到第一志
願公司的面談機會。但當我坐定之後,才發現我根本不知道人家在做些什麼。搞懂之後,才發現
我不適合那樣的工作。我走出面談辦公室,浪費了別人和自己的時間,和寶貴的銀色子彈,這才
發現:在真實世界中,沒有第一志願,只有很多適合你的志願。你必須一一去推敲,然後問自己:
我到底多想得到這個志願?如果你覺得所有的志願都適合你,或都不適合你,也許你像當年的我
一樣,還沒有誠實面對自己。市場供需原則固然有效,但也誤導了我們。那些需求最高的商品,
也許不適合你。它們都給你最高的年薪,但沒辦法給你你的心。
遇到問題,不要只坐在那邊怨天尤人!想辦法趁為時未晚前做一些什麼事,不管是任何事,來改變現況
去做,去改善,不要等,不要埋怨。世界不公
平,人生不公平,又怎樣?別人不專業,但你不要被他們拖下水!贏家總是在關鍵時刻渾身解數,
輸家則是在事過境遷後檢討責任歸屬。
「Do More」則是在完成了別人和自己對自己的期望後,永遠再多做十分。一百分是本分,一百零
五分是天份,一百一十分則是專業精神。
贏家每天大叫:「Surprise!」輸家永遠在說:「Sorry……」
我們在年紀很輕,還不完全了解自己和世界的情況下,迷迷糊糊地選了一個科系,然後就這樣決定了一生的事業。外界對那些熱門科系的社經地位評估完全正確,
我們忠誠地走下去大概也可以得到那些科系所承諾的美好遠景。但達到那個遠景的人,往往內心空虛。因為我們聰明反被聰明誤,在精打細算時忘了最重要的一個評估標準……
就是自己的心。
- Feb 08 Wed 2006 17:43
好文分享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